
(南县南洲镇南山村,虾农在稻虾种养基地捕捞小龙虾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宋梅 摄)
又到一年小龙虾季!这种风靡全国的夏日美食,从街头巷尾的口味虾、油焖大虾,到餐桌上的冰镇、蒜蓉,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味蕾。
然而,关于小龙虾的“籍贯”问题,一直存在讨论:是“无辣不欢”的湖南,还是“千湖之省”的湖北?
全国一半以上小龙虾,来自洞庭南北两省
其实,小龙虾的祖籍,既不是湖南,也不是湖北,其原产自美国的中南部和墨西哥的东北部。1930年传入我国,因与海中的大龙虾相似却个头稍小而得名“小龙虾”。
有江湖的地方,就有小龙虾。小龙虾适应能力十分强,在10-30℃的环境中能自然地生长,适宜生活在水网密布、稻田多的地方。
2023年,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、产量316.1万吨。全国有24个省养殖小龙虾,最北至黑龙江,最南至海南,但主产区集中在我国中部地区。
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五省,承包了全国九成以上小龙虾。其中,湖北是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产区,年产小龙虾124万吨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成;湖南年产小龙虾46万吨,约占全国产量的15%。
湖北和湖南两个省的龙虾产量加起来,占全国总产量的55%。可以说,在我国,每吃掉2只小龙虾,就有一只来自洞庭湖南北两省。

(南县南洲镇,工人在南县顺祥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将小龙虾装盒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宋梅 摄)
洞庭南北之争,谁更胜一筹
全国三大小龙虾主产省份,有2个分布在洞庭湖南北。
从产量来看,湖北坐稳全国头把交椅。
根据《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(2024)》,湖北省年产小龙虾124万吨,超过老二安徽和老三湖南的总和,接近湖南产量的3倍。
按县域排名,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3万吨的县(市、区)23个,其中湖北10个,湖南4个(南县、沅江、华容、君山),前3名全部被湖北“垄断”。
产量背后,与“千湖之省”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,湖北河网密布、稻田连片,为小龙虾提供了天然栖息地。
其中湖北潜江在全国小龙虾产业中堪称“老大哥”。潜江开创“油焖大虾”烹饪法,带动全国消费热潮;探索出的小龙虾稻虾种养模式引领全国,让小龙虾产量暴增。目前,全国近9成小龙虾是稻虾种养模式。
从餐饮推广来看,湖南更具特色。
网友戏称,“湖北产虾,湖南吃虾。”湖南人将本地饮食文化融入小龙虾烹饪,发展出“口味虾”“麻辣虾球”“南县冰镇汤料虾”等特色菜品,让小龙虾更加多元、流行。
在“网红城市”长沙,将小龙虾塑造成夜宵社交符号,天宝兄弟、文和友、聚味瞿记等成了打卡长沙必逛的小龙虾餐饮店。
湖北潜江、江苏盱眙、湖南益阳、湖南长沙、四川成都,被称为中国五大“小龙虾之都”,其中有2个在湖南,可见湖南小龙虾餐饮的独特魅力。

一只小龙虾,舞动大产业
且放开南北之争,就全省来看,这一只小龙虾,舞起了大产业。湖南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中,就包含水产。
在水产千亿产业中,小龙虾的分量不小。从产量来看,小龙虾是全省第二大水产,产量仅次于草鱼。从产值来看,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在330亿元以上,占全省渔业综合产值的1/4。
2024年,湖南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66.86万亩,主要分布在环洞庭湖区域,包括益阳、岳阳、常德和长沙望城等地。其中,南县、华容、沅江、临湘、君山、大通湖和安乡等7个县市区,是我省小龙虾主产区。
近年来,湖南持续提高小龙虾综合效益——
错峰养殖。湖南小龙虾多,但集中上市,卖不上好价格。南县是湖南小龙虾第一大县,该县实现小龙虾从“季节限定”到“全年供应”,冬春季节上市的小龙虾价格是旺季的3倍。
推行多样化养殖模式。目前,推广莲田养虾、池塘养虾、大水面增殖小龙虾等模式。例如湘潭县与望城区推广的莲田养虾模式,利用莲田荷叶遮阴降温优势,错开传统稻虾的投苗与起捕时间,7至9月份下笼起捕。
推广活体冷藏贮运技术。例如,文和友集团在望城建设“四季恒温冬眠屯养水箱”,通过旺季收虾、淡季售虾,实现夏储冬销,促进小龙虾均衡上市。
发展深加工产业,延长产业链。除了传统的初加工,湖南大力推进虾壳等副产物的资源高效利用。小龙虾产量是全省水产总产量的1/4,但贡献了全省水产加工产值的46%以上。
打响品牌。湖南以南县小龙虾为引领,望城荷花虾、君山小龙虾、华容小龙虾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齐头并进,渔家姑娘、文和友等餐饮品牌享誉全国。
加大政策引领。2024年,湖南的小龙虾喜提“国家级身份”,“洞庭湖小龙虾”获批国家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建设。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中,对小龙虾加工企业提供税收减免、冷链物流补贴。各主产县市区相继出台产业支持政策。
作者|胡盼盼 户晓阳
责编:兰宇琪
一审:印奕帆
二审:蒋俊
三审:谭登
来源:侃财邦微信公众号